技術文章 / article
維生素D的生理功能?
2018-11-12 瀏覽次數:2092
維生素D主要生理作用包括:
①促進小腸黏膜上皮對鈣、磷的吸收。
②促進腎近曲小管對鈣磷的重吸收。
③對骨有二種相反的作用。
一方面,骨是人體的鈣庫,當血鈣降低時,1, 25-(OH)2D與甲狀旁腺激素(parathyroid hormone, PTH)協同作用,通過破骨細胞作用,使骨鹽溶解,從骨回吸收鈣、磷,維持血漿鈣、磷的正常濃度;另一方面,1, 25-(OH)2D促進骺板軟骨和類骨組織鈣化,維持鈣、磷在血漿中的飽和狀態有關,有利于骨鹽的沉積。
因此,如果維生素D缺乏,受影響明顯的就是出于快速生長期的骨骼,造成佝僂病或骨軟化病。近年來,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,維生素D的作用不僅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鈣、磷代謝調節,對機體的免疫功能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CD4+T細胞是1, 25-(OH)2D作用的直接靶點。CD4+T細胞在功能上,可分為兩個子集:Thl和Th2。Th1細胞主要分泌IL-2,IFN-γ和TNF-β,介導細胞免疫,誘導免疫排斥;Th2細胞主要分泌IL-6,IL-4,IL-5和IL-10,介導體液免疫,誘導免疫耐受。Th1和Th2互為抑制性T細胞。1,25-(OH)2D能調控Th1/Th2免疫偏移,當機體1,25-(OH)2D營養狀況發生改變時,就會處于Th1優勢或Th2優勢的漂移狀態,從而出現各種病理反應,甚至發生腫瘤。
1,25-(OH)2D除了直接作用于T細胞外,還通過各種機制調節抗原呈遞細胞的表型和功能,尤其是樹突細胞。體內和體外實驗都已證明,1,25-(OH)2維生素D3及其類似物誘導樹突細胞獲得致耐受性。基于以上這些免疫學特性,維生素D被用于感染、自身免疫性疾病(多發性硬化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系統性紅斑狼瘡等)及某些腫瘤和Ⅱ型糖尿病的預防。前瞻性觀察研究結果顯示,嬰兒期和兒童早期補充維生素D ,可以降低Ⅰ型糖尿病發病率。
產品搜索
產品分類
聯系我們
電話/傳真:13366128764
手機:13391706382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廂黃旗2號樓1層4-179室